“知道了。”姚雀华微笑着应了一声,又看了翠微一眼,方转身往宋老夫人那边去了。 因宾客都到齐了,宋老夫人便吩咐开宴。 今天的宴席还算热闹,江氏叫人从外边请了三个戏班子进来,在翠音阁搭了台子。 翠音阁是姚远之专门为了让老太太听戏方便而建造的一处阁楼。 东南西北四面楼房,南楼造成三丈宽的戏台,宾客们分别从正楼和东西两楼吃酒听戏,如果宾客极多,还可在院子里设几桌席面,最多可容纳一二百人,里面布置精巧周到,洗漱更衣之处也都是现成的,极为方便。 宋老夫人带着众人出宁瑞堂,至后花园翠音阁后,便带着靖南伯夫人以及亲家夫人们上了正楼,王夫人随行陪同,宁氏带着丫鬟们随后服侍;江氏和姚燕语姐妹便陪着各家年轻的奶奶姑娘们上了西楼,江氏身边几个得力的管家媳妇和丫鬟们随行服侍;姚远之则带着亲家子侄们上了东楼。 珍馐佳肴一道道摆上来,琳琅满目。旁边的丫鬟们执着酒壶给宾客们斟酒。 宁氏带着丫鬟托着一个海棠花式檀木雕漆托盘进来,笑道:“戏目都有了,请老太太点戏。” 宋老夫人拿过戏折子来翻了翻,随口点了一出《满床笏》和《打金枝》里面的一段,宁氏叫丫鬟去传话,然后亲自执壶给老夫人斟上茶。 一时,戏台上吹吹打打,好戏开场。众人说说笑笑,一边吃酒嗑瓜子,一边对台上的戏子们评头论足。 姚燕语在西楼上和大嫂子江氏一起陪着苏玉荷,宋雅韵等人说话听戏。 宋雅韵因对姚燕语在京城治病救人的事情有些风闻,但总觉得那些传言到底不真实,便凑过来挨着姚燕语悄悄地笑问:“二姐姐,你真的懂医术?” 姚燕语笑道:“你没听老太太说吗?我不过是误打误撞罢了。” 姚雀华却道:“宋姐姐这话问的,二姐姐若是不懂医术,怎么能治好了大姐姐的病?难道你连表嫂子的话都不信了?”说着,转头看了一眼苏玉荷。 苏玉荷不欲搀和她们表姐妹之间的事情,因笑道:“宋姑娘不过是白问问罢了。”说完又转头问江氏:“今儿请了杜家班子没有?我想听杜晓升的《贵妃醉酒》可是有些时候了。” 江氏笑着岔开了话题,说道:“自然请了,我也喜欢他们班子里的《贵妃醉酒》呢,已经说给他们了。”说完又问这边的几个姑娘:“你们有没有想听的,说给我,我叫他们去准备。” 姚燕语笑道:“我想要听《大闹天宫》那一出,不知有没有?” 江氏笑道:“自然有。”说着,转身吩咐身后的小丫头,“去说给他们,等会儿老太太和宋太太点的戏唱完了,叫他们唱二姑娘点的这一出,这出戏热闹,想必老太太和太太们都喜欢。” 苏玉荷笑道:“你呀,就是喜欢热闹。” 江氏笑着端起酒杯,说道:“这话儿说的,谁不爱热闹?来,喝酒。” 众人都举起酒杯,跟江氏碰过,各自喝下。 姚燕语一边嗑瓜子一边看戏,戏台上依依呀呀的那些她听了十来年也没听懂,好歹耐着性子坐了一会儿,便借口去洗手起身往后面去了。 翠微见状立刻跟上,随着姚燕语从后面的楼梯下了楼。 楼下多是家里的仆妇们聚集在一起,偷偷地看戏,也有戏班子里打杂的人偶尔走动。但大家终归碍着规矩,都不敢大声喧哗。 姚燕语想着往后面去找个清静地方眯一会儿,一大早起来赶路,她身上还酸疼着。这是她自家的园子,当初姚远之还不是两江总督的时候就住在这里,一草一木都是熟悉的。 于是出了翠音阁,拐过一道假山,便进了一片翠竹林。 此时暮春时节,翠竹挺拔修长,茂密如织,微风过处,竹叶沙沙作响,宛如龙吟凤鸣。 姚燕语找了块青石,拿帕子扫了扫,便要转身躺在上面。 翠微忙道:“姑娘,这石头上凉的很。” “没事,我一会儿就起来。”姚燕语满不在乎的坐在了上面,身子往后一仰,反剪了双手枕在脑后,眯起眼睛看着绿云一样的竹叶之间斑驳的缝隙。 丝竹之声隐约入耳,还有欢笑声,姚燕语不用想也知道那边觥筹交错,笑语相谈的情景。 她微微一笑,心想其实这也挺好的,父兄仕途顺畅,家人也都还健康。虽然这些人跟自己关系并不是那么的亲近,但最起码该有的保护,也都会有。 哪怕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其实也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 不是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想着这些,姚燕语的意识便有些模糊,正待进入睡眠状态时,她忽的一下子清醒过来。 有脚步声,还有人在说话。 翠微原本是守在姚燕语身边帮她赶着一些小飞虫的,见她忽然睁开眼睛,便奇怪的问:“姑娘,怎么了?”M.020mAgaZ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