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庶女继妃

第62节


过去,附近一直在传要打大仗了,如今昌平的粮价比去年这个时候涨了足足有一倍,还有很多人在传前方打了败仗,突兀人的骑兵很快就要兵临城下,反正谣言就是一天一个样,很多庄户人家都怕了,如今十停里已经有一二停人逃向京师了。”人心惶惶,自然没有什么人安心种地了。
  老太太听了这话不由有些吃惊。这些谣言,到底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呢?小民百姓无知,对谣言最是敏感。
  雨晴听得面色发白,不由张口道:“祖母,好怕人……”
  雨澜见她的样子,不由有些好笑,道:“西北战场如今虽然也是如火如荼,不过大楚抽调了京师和地方的重兵,前头又有大同、宣府等重镇固守,再不济昌平北边还有嘉峪雄关,突兀人是没有那么容易打过来的!你想想,自从太祖皇帝将突兀人赶出中原,历经一甲子时间,什么时候,突兀军队打到这里来过?”要是真的打到昌平,京师朝发夕至,那么大楚可就有亡国之虞了,朝堂上那些饱读诗书的大人们应该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的吧?
  老太太看了雨澜一眼,一个闺阁女孩,能有这种见识也算难得。她笑着摸了摸雨晴的脑袋:“你七姐姐说的是呢。”杨家可是消息灵通之辈,怎么可能让老太太身赴险地呢。老太太又吩咐庄头道:“你下去要对佃农们多加安抚,有那些实在困难的就多照看着点,但是言语上一定要约束他们,这种谣言咱们庄子上断不可乱传。就算庄子上少出息几两银子,也万万不可给我惹出乱子来!”
  ☆、101 女真出兵雨澜遇险
  雨澜就这么在庄子上住了下来,度过了自从穿越到古代以来最悠闲的一段日子。对于雨馨和银月婚姻不幸的怜悯同情,物伤其类的伤痛也得到了缓解。
  到了这种乡下地方,老太太也不拘着她们,每日也不必早起请安,每日里陪着老太太看看吃饭读经,耗用一两个时辰,剩下的时间就算在庄子里转一转,只要带上丫头嬷嬷,戴好帷帽,老太太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时值早春,天气转暖,鸟语花香,雨澜和雨晴结伴带着丫鬟在外头遛弯晒太阳,有时候也会看看地里看看庄户人家种庄稼,有时候也会拉着庄子里头的人和他们聊上几句,老太太是个租子收得低,这里的庄户人家也算勤劳朴实,种种地,养养鸡鸭,日子过得也算宽裕。
  雨澜细察他们的神色,张庄头得了老太太的吩咐,走街串户地宣传天朝上国兵威煌煌,突兀跳梁小丑不堪一击,没看见京师首辅府里的老太太都在庄子上住着呢吗?
  最关键是后头这一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连杨老太太那么尊贵的人儿都在这里安之若素,他们这些庄户人家贱命一条,还怕个啥?人心就这么稳定了下来,庄头组织春耕竟比每一年都要顺利。
  另一边,雨澜很快就找到了新的消遣方式,这处庄子依山傍河,村头就是一条小河,如今天气暖和了,河里的冰雪也都融化了,雨澜看见庄子里的孩子们都跑到河里去摸鱼捉虾,雨澜便也动了心思,她们毕竟是大家闺秀这么下去玩毕竟有些不合适,便叫庄头给自己准备了钓竿,每有闲暇便拉着雨晴一起去河边钓鱼。
  庄头特意安排了两个十几岁的未出嫁的姑娘教雨澜和雨晴如何钓鱼。都是庄子里头土生土长长大的,钓鱼捕蛙、挖野菜、猎小兽两个姑娘都很在行。两个姑娘教得认真,雨澜雨晴也学得仔细,雨澜前生是钓过鱼的,自然很快就上了手,雨晴长这么大却是第一次拿钓竿,等雨澜很快就能把鱼钓上来的时候,雨晴还不会看鱼而是否已经上钩。
  雨晴羡慕得不行:“七姐姐,你怎么这么聪明?”
  雨澜便神神在在地安慰她:“钓鱼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钓到鱼,要得就是那种悠闲的心境,所谓‘钓剩于鱼’嘛!”语气里却不无得意。
  雨晴被她一刺激,更想钓到鱼了。
  因为钓上来的鱼小,晚上就让厨房将鱼做了一个鱼汤,进给老太太,老太太喝着汤,嘴上不忘敲打几句:“不可玩得太过了,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带上丫鬟……”诸如此类的,两个小丫头低眉顺眼的,连连称是,老太太扮严厉也就扮不下去了。她早就和庄头打过招呼了,庄子里的青壮年男子如今全都避了出去,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而且雨澜也是一个懂事知道进退的,有她带着雨晴,老太太就更放心了。m.020MagaZINE.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庶女继妃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