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太宗杀兄屠弟,逼其父皇让位,单是德字一项上就差了许多。” 大雍开国皇帝雍太-祖立其长子为太子,次子亦即后来的雍太宗与太子争位多年,始终处于下风。史书上说后来太子在广安门设下埋伏,企图发动政变杀死雍太宗,反而被太宗一箭射死。太宗又杀了跟随哥哥一同参与政变的弟弟,逼迫父皇让出了皇位,开国皇帝做了太上皇,而他却做了皇帝。后来开创了一代极盛之世,后世对他溢美之词颇多。 当年这段历史正统皇帝自然是知道的。便笑道:“雍太子暴虐残酷,乃是庸劣之辈,远没有太宗众望所归!广安门之变,太宗也是迫不得已才奋起反抗!”陈嘉也跟着点头,史书上就是这么说的。 老太爷侃侃而谈道:“臣一直觉得奇怪,雍太子本来就是太子,将来天下注定要是他的,他为什么急不可耐地发动兵变,非得要杀死自己的弟弟呢?何况按照史书所载,雍太子蓄谋已久的政变反而反应无措,被弟弟一箭射死!倒是仓促应战的雍太宗不但毫发无伤,还将太子以及拥护太子的齐王杀死,并且趁着这个机会,将太子和齐王的十几个儿子全部杀得一干二净,永除了后患,到底谁是有备而来,实在耐人寻味!” 正统皇帝想了想,也觉得这件事其中有着很大的蹊跷。“您的意思是,太宗皇帝叫人篡改了史书?” “皇上果然天纵英明。臣翻阅史料,雍太宗干预修史,野史笔记的记载十分繁多。就是官方的记录里,雍太宗曾任《太-祖实录》编纂机构的正总裁,他一个九五之尊的皇帝,纡尊降贵地做这个总裁官,里头的意义自然不言自明。” “不但如此,臣还怀疑,干预修史,刻意夸大了他在建国过程中的重要性,以证明他宫门之变,夺取政权的合法性!臣遍查史料,有理由相信,当年的雍太子其实并不像史书上描述的那样昏庸暴虐、难堪大任,实际上,他是一位心中有天下格局的优秀帝位继承人。” 听到这里,正统皇帝心中微微一动,当年的雍太子、雍太宗,不正好有点像今天的太子和赵王吗? 杨培实像是没看见正统皇帝的脸色一般,继续说道:“臣一直觉得怀疑,历代的开国皇帝,几乎每一个都是雄才大略,为何单单这个雍太-祖,这般昏庸无能,不但错选太子,被迫退位,光芒甚至完全被太宗所掩盖!” 听到这里,正统已经是脸色微变了。杨培实说得再有道理不过了,其实这个问题就连正统以前也考虑过,真实的历史必然是太宗即位之后歪曲篡改了历史,夸大自己的作用,以证明自己的合法性。 他陡然出了一身冷汗,太子刚刚废掉,赵王就敢联络大臣逼自己立他当太子。若是自己真的答应了他的要求,岂不是有朝一日,也有可能像是雍太-祖一样被迫退位,做那有名无实的太上皇。 正统皇帝想到这里已经心中警铃大作! 正统皇帝神色凝重地看着杨培实道:“若是爱卿站在宫门之变以前的立场上,会如何处置两个儿子夺嫡之争?” 老太爷拈须微笑道:“这件事情,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惟其在‘平衡’二字而已!” 平衡!正是杨培实昔日作为帝师的时候,给他讲过的为君之道最重要的一课! 杨培实说完了最重要的几句话,又和皇帝说了几句闲话,就起身告退了。陈嘉送他出来,心里暗暗嘀咕,这个老狐狸,从头到尾仿佛没有一句话是涉及朝政的,可是实际上句句话都暗有所指,偏偏谁也拿不住他的把柄,实在太过老奸巨猾了。 杨培实走了,正统却长时间地陷入了思考。 他在暖阁里想了一个下午,终于下定决心。“陈嘉,你来拟旨!” “第一道旨意:立刻将废太子叶敏舒从刑部天牢中释放!圈禁在毓庆宫中,由……”皇帝想了想,最终决定道:“由潞王叶敏昭负责看守!” “第二道旨意:户部主事程大全等七人结党营私,即刻锁拿入狱,交部议处!”正统提到的七个人,正是拥立赵王事件中叫得最欢的几个。正统并不想牵连太广,导致朝野震动。就把这几个官不算太大,但叫得最欢的家伙给拎出来了,杀鸡儆猴。他们倒也未必就是赵王的死党,本来想拍拍未来新君的马屁,没想到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不但一点儿好处没得到,反而锒铛入狱了。 “第三道旨意:免去赵王叶敏瑜在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一切职务,命令其到吏部行m.020MaGAz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