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大雨倾盆而至,狠狠的往两面的敌阵同时倾泄而去,第一波淬金重锋箭,多射在敌阵前列的盾车上。 盾车所竖的巨盾,也是用淬金铁所铸,因为结构是相对简单、能用车架子推上战场移动的巨盾,因而能比战车的护甲铸造得更坚厚。 一寸厚的淬金盾,在淬金重锋箭的攒射下,激溅出阵阵火花,短时间内却没有被撕裂的迹象。 内廷所控制的墨甲司甚至在铸造这些淬金盾时,还刻画了盾甲道篆在上面,使淬金盾变得倍加坚固,这种淬金盾防御力相对于一尺半厚的精锻铸铁板,想要击碎、击穿,不是易事。 俞浩德也是确认龙骧军第三镇师没有携带曾在沥泉战场出现过的超级膛弩出战,知道仅凭三千人,不可能将龙骧军在东城的防线撕开,这时候果断下令,令两千甲骑从左翼出列进入战场。 这两千青狡甲骑先是在己方前锋阵列之后,慢慢加速,在推进到距离东城阵地不足五百步时,就迅速分作两队,从侧翼以不可挡之势向东城阵地猛扑过去。 矫健的青狡战骑仰天长嘶,后蹄一登,临时夯土筑成的矮护墙、濠沟,根本挡不住这些精良战骑,让两千甲骑直接冲入阵中,双方短兵相接,血腥厮杀起来。 这时候可以看出虎啸大营的强悍来,姚文瑾派出两队由姚氏族卫为主的精锐,才能两千甲骑打退下去,稳住东城阵城没有被敌军践踏翻。 而敌军六辆轻型战阵,散到两翼,从甲骑践踏出来的护墙缺口,疯狂扫射,给东城阵地上的将卒造成很大的伤亡。 相比较而言,南面战场上赵忠所部的凤雏大营兵马表现则偏中规中矩,远没有俞浩德所部这么灵活、强悍,被南城阵地上的龙骧军将卒压制在一道缓坡之后,没有出色的表现。 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跟姚文瑾最初想集中力量先打溃赵忠所部兵马的计划有关,以致姚文瑾将第三镇师仅有的十二辆轻重型天机战车,都部署在南城阵地上,战事真正打起来,他将两辆重型天机战车、六辆轻型战车调到东城阵地,才勉强将俞浩德所部的攻势压制住。 然而最令姚文瑾憋屈的,就是陈海许他战败不许他战胜,即便看到好的时机也不能打反攻,只能不断的将预备将卒轮替调入阵地血与火的淬炼,被动防守着,等到淬金重锋箭耗尽的那一刻,再选择沿铁城岭南麓往西撤退…… 第561章 引蛇出洞 一场鏖战直到日头落山这才收住,龙骧军第三镇师经历了几番波折,才堪堪扛住而来虎啸精锐从东面如潮水般的攻势,淬金重锋箭已经耗尽,西麓残城被打出更多、更大的缺口,之前草草抢先的阵地工事也已经面目全非,第三镇师被迫趁夜,沿铁城岭南麓往西收缩,将铁城岭西麓这处进入武胜关的要冲之地,让给宿卫军。 看龙骧军第三镇师兵马的阵脚未稳,而己方经历一天的苦战,伤亡不小,将卒也疲惫不堪,特别是赵忠更急于去占武胜关,并无意率部追击,俞浩德也只能颓然放弃衔尾追击的念头。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俞浩德觉得龙骧军今天打得太疲软了,只是依据东城、南城的阵地被动防守,连一次像样的反攻都没有打出来,难道真是这部分兵马是姚阀子弟与降卒草草混编而成,战力有限? 俞浩德正疑虑间,数十道虹光远远掠来,就见赵忠在诸剑侍的簇拥下赶了过来。 赵忠收起灵剑,从云头降落下来,得意洋洋地说道:“世人皆吹嘘陈海用兵如神,战无不胜,但以今日观之,他也不过尔尔,还不是在我宿卫军之下损兵折将而逃?” 俞浩德心里一笑,心想倘若皆是凤雏大营的兵马,谁胜谁负也未可知了。 况且,依他久经战阵的眼光,自然能看出今日一战看上去惨烈,但是龙骧军损失却并不是很多,五千人的伤亡应该就是极限了,然而赵忠地位还在俞帅之上,俞浩德心里瞧不起赵忠,却不会当面顶撞他。 好在通向武胜关的道路,已经完全打通,西园军看到这边将龙骧军击退,也将最后不多的兵马,从南三关撤出,接下来,赵忠亲自率十万大军去接收武胜关南三关,而俞浩德率五万精锐驻守铁城岭,差不多就能将京北地区抓在他们的掌握之下,然而此战最终还是要看双方对秋野河的争夺。 送赵忠率一部兵马先赶往武胜关而去,俞浩德执辔站在铁城岭的西峰之巅,看着星辰浩渺的夜空,这时候斥侯传探陈海已经率龙骧军第三镇师,往南面的归宁城收缩,他禁不住会想,要是如此轻易就放弃对武胜关的争夺,那陈海之前率十数万兵马越过秋野河悍然北上的意义又何在?m.020mAGAZ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