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进展还颇为顺利,就不知道暴帝秦世民拿下大燕山之后,姬江野、元周他们对我们,还会不会这么客气。” 陈海刚想回答,这时候却是有不速之客,往燕台关这边而来。 很快,吴澄思、吴云湖带着千余扈从,停在燕台关北门三十里外,等着陈海出面。 他们前段时间才陪陈海发了个疯,损失了二三万的精锐人马,才刚刚补充完兵员,还以为这个冬天能过得稍微舒坦一点,却不料局势会朝他们完全想象不到的方向风起云涌起来,谁能想象到姜寅行刺太上帝君伏诛,而陈海与姜晋联合谋逆? 太上帝君的诏书早就传遍天下了,姬江野、元周态度暖昧先不说,换作其他任何一刻,吴氏对这事绝对会拍手称快,也绝对不会介意落井下石,但以吴氏子弟为主的三十万厉山镇兵精锐兵马,此时所进驻的西桥塞,属于燕台关一部分,北面是百万魔兵,东面有大山阻碍,西面、南面的关障都让北陵镇精锐堵得死死的,他妈真是太尴尬了。 秦世民的诏书之中言辞极其严厉,要让西北域对陈海和姜氏族人进行清剿,姬江野、元周都在装傻,吴澄思也不会傻到独自去踢铁板,但眼下已经不是去不去踢铁板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他吴族三十万精锐能不能活着离开西桥塞啊! 要知道,西桥塞原本就受燕台关节制,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从属关系,西桥塞所需要的全部补给,都要从燕台关的大仓调拨或者中转过去。 现在好了,驻守燕台关的北陵镇成了敌军,他们除了给三十万普通将卒都插上翅膀,要不然哪里都飞不去,怎么能不将吴澄思愁死?他现在甚至就怕姬江野、元周对姜氏族人下狠手,那样的话,三十万厉牙镇兵会第一个沦为牺牲品。 吴澄思曾经向姬江野传讯,询问对策,然而姬江野却回了一句:“稍安勿躁、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把吴澄思气得当场把信笺撕的粉碎。 他当然想稍安勿躁,但这是他能稍安勿躁得了的吗? 然而姬江野、元周此时又能做什么,接到秦世民的诏书,他与元周都想抱头痛哭一场。且不管姜寅之死到底有多冤屈,他们此时对燕台关出兵,只能令西北域在倾刻间彻底沦入魔族的铁蹄蹂躏,他们甚至不敢想象陈海放弃燕台关,率部撤往扶桑海,对西北域的御魔形势,会造成多惨烈的打击。 秦世民的诏书归秦世民的诏书,姬江野、元周此时哪里敢自掘坟墓? 在这种情况下,姬江野对诸郡府像雪花飞来的请示,都只能视若未见,最多回一句“稍安忽躁、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希望陈海、姜晋能理解到他们所能做出的最大善意。 与此同时,他们也极尽一切力量,加强屏马山的防线,以防止一切意外发生。 当然,雍京兵马要是能顺利拿下大燕山,到时候太上天尊调派数百万精锐兵马进入西北域加强御魔力量,同时进剿姜族叛逆,姬江野他们倘若不想贸然卷入是非之中,也只会选择旁观。 所以姬江野与元周及三宗其他核心人物,对北陵镇及姜氏密议一致的态度,就是表面工作要做,防范工作要做,其他则一概不闻不问不理,着他们去。 这个时候姬江野他们也无法顾及驻守西桥塞的厉牙镇兵,吴澄思与吴云湖只能硬着头皮来找陈海谈判…… 第938章 天地悲音 看着陈海和姜晋联袂站上燕台关的北城楼,目光冷冽的朝这边看过来,吴澄思心中五味杂陈。 二十多年前,吴氏要不是因为陈海揭穿盗胎案,他们也不至于失去在万仙山所有的资源,也不至于为图复起而甘为烈王前驱,承受最惨烈的战事。 战事未开之时,吴氏一族拥有近三万名辟灵境子弟,实力之强,不在姜氏之下,然而在二十多年的惨烈战事后,纵使他们后续因功,控制住周密郡,不断有新的子弟成长起来,但辟灵境子弟人数,还难以避免的下降到一万五千人左右。 此时吴氏有三分之二辟灵境以上的精锐子弟,都编入厉牙镇兵之中,为守御西桥塞作战,煎熬了这么年,好不容易看到西线战事稍有转机的迹象,谁能想到西北域的形势会风云急转而下。 吴澄思此人素来性格强硬,此时却也只是硬收着,隔着三十余里,朝陈海、姜晋扬声说道:“不管路临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五百万魔兵压境,相信你们二人,也不会希望看到西北域化为一片血海吧?” 陈海目光冷冽的盯着吴澄思、吴云湖,平静地问道:“二吴大人,你们今日跑过来,难道就是为说这一句话吗?” 吴澄思咬牙说道:“我想请两位高抬贵手,放我们从燕台关借道南下——作为回报,我吴氏绝不插手将来的是是非非。” 陈海不吭声,只是沉默的站在城头,而目光则越过吴澄思、吴云湖以及他们所带的千余扈骑,往北面茫茫m.020MaGaZiNe.COM